机电工程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圆满结束
新闻网消息(文/机电工程学院 高振凤 图/机电工程学院 于洋 林国翔 张秀营)7月14日至17日,机电工程学院“语润侗乡”文化传承团、"机Young青春,‘电’亮未来”推普实践团走进柳州市三江县具盘村,10名志愿服务学生在3名带队老师带领下开展为期4天的实践活动。具盘村第一书记李海安热情接待并全程指导,让青春力量在侗乡文化传承与推普实践中落地生根。
安全护航筑牢成长防线。实践队首站聚焦青少年安全,通过防溺水案例讲解、互动问答和模拟演练,详解“六不”安全准则,发放《防溺水安全手册》。李海安书记结合本地水域特点补充风险提示:“孩子们的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石,这些实用知识太及时了。”
文化书香浸润童心。为小朋友们开展“诵读经典·传承文明”活动,孩子们朗诵侗族民间故事与红色经典,“推普小标兵”评选激发学习热情。流动图书角的儿童读物捐赠,让“每日阅读30分钟”的习惯在校园扎根,小朋友说:“读《萨玛女神救村寨》时,我不仅普通话更流利,还懂了祖先的勇敢故事。”
红色教育与科技启蒙双向赋能。红色影片《我和我的家乡》放映现场,志愿者结合侗族革命历史讲述军民抗战故事,家国情怀在光影中厚植。科技实践环节,趣味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跃跃欲试,科学种子在欢笑中萌芽。
农耕体验让文化“活”起来。在李书记带领下,队员走进茶园学采茶技艺,听侗茶制作非遗故事;稻田里的稻花鱼捕捞活动,让大家在捉鱼欢笑中理解“稻鱼共生”生态智慧,村民欧大叔感慨:“城里孩子懂了种地学问,传承就有了新力量。”
分层推普实践精准服务全龄段。针对学生群体,AI语音评测纠正发音,侗语儿歌改编、“小小故事王”比赛趣味十足;《萨玛女神救村寨》情景剧表演和《侗族姑娘爱唱歌》双语合唱,让推普成果看得见。面向青壮年,简历制作、直播话术培训干货满满,队员深入村委会和村民家中开展推普调研,手把手教普通话,村民阿姐笑着说:“学会普通话,与他人交流更自信了。”为老年人设计的医院挂号、超市购物场景教学接地气,65岁的石大爷举着奖励说:“现在去镇上办事不怕说不清了!”
实践活动中,团队响应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政策,结合AI技术构建“语言学习-产业赋能-文化传承”三位一体体系,旨在打破交流壁垒,促进乡村发展与侗族文化传承。李海安点赞:“同学们把推普与文化传承、技能服务结合,让‘语润侗乡’真正润到了群众心坎里。”实践队用行动架起文化桥梁,让侗乡文化在青春助力下焕发新活力。
农耕捕鱼体验
推普老年人群体
侗族姑娘演唱《侗族姑娘爱唱歌》双语版
实践队与学生合影留念
学院网站审核:一审 高振凤、二审 韦伟、三审 杨小浒
学校网站审核:初审 党委宣传部 陈晨、终审 党委宣传部 罗世华
用户登录